曆屆展會

    碘及碘化物行業動態淺析

    来源:慧聰網 作者: 发布日期:2012-09-17
      2011年是碘及碘化物行業的一個飛升之年。由于兩大碘輸出國智力、日本年初相繼發生大地震,使世界範圍內的碘供應出現緊縮。市場隨即做出反應,精碘價格不斷上漲,其下游碘化物產品價格也隨之上揚。

    碘及碘化物主要應用于醫藥、精細化工、液晶、農藥、顯影、試劑等諸多領域。由于價格的大量上漲,使下游企業成本激增,利潤空間縮小。部分企業紛紛尋找替代產品或選擇轉向。而一部分剛性需求的下游企業則通過工藝改善以價格相對較低碘化物來替代價格昂貴的精碘。總體來看,碘及碘化物的市場消耗,在價格飛漲之後經歷了儲備觀望期、恢復過渡期、及調整後的增長期。

    以碘化鉀為例,2011年3月下旬價格從先前的每噸20多萬元,一躍提升至每噸30萬元以上。下游企業紛紛備貨,並進行觀望。4月下旬價格更是突破每噸40萬元。這些因素導致4月份成交慘淡。5月份至8月份價格逐步平穩,開始穩中略降,至8月底再次回到每噸40萬元的水平。隨著碘化鉀價格的提高,下游使用也受到一定的影響。但隨著市場價格的逐步穩定,剛性需求的下游產業相繼恢復采購。5至7月的月成交量也比較穩定。經過觀望期,和過渡期8月份碘化鉀的用量明顯進入了一個上升期。在下游需求的帶動下,也使碘化鉀的價格再次上升。9月至12月碘化鉀價格穩中有升,且成交情況均好于5至7月份。12月碘化鉀的價格已向每噸50萬元靠近,且成交量與8月份的小高峰持平。

    在碘及碘化物的諸多下游之中,農藥產業由于其產品價格不易提升這個特殊性受到的影響最大,碘及碘化物的用量減少較大。部分企業紛紛尋找替代品或選擇轉向生產其他農藥。而像浙江禾本、江甦寶靈這類有穩定出口業務的大型農藥企業受到的影響則較小,依然保持著較高產量和對精碘及碘化物的使用。

    其他行業,如半導體工業需要使用的高純度碘化氫(含量99.99%以上)。由于生產工藝技術含量高,只能從美國、日本進口。日本震後此類產品的輸出量基本為零,且由于價格因素國內廠家從美國進口該類產品的數量也大為下降。

    日本震後,液晶面板行業上游企業受損,影響中國整體行業鏈。液晶面板產業鏈上游的材料產品有近百種,一種材料供應出問題,整體產業鏈就面臨停滯。中國面板行業需采購的近100種上游材料中,近50%需要從日本采購。短期之內,液晶面板的供給面臨較大問題。而液晶行業生產會使用到碘及碘化物,對于這一下游無疑是雪上加霜。經歷此次考驗,國內的液晶產業更應注重自我發展,完善技術,減少對進口原料的依賴。只有這樣才能取得長遠的發展。

    相對農藥、液晶、半導體電子產業,醫藥、精細化工行業受到的影響則較小。此外通過對市場的調研,其他碘化物如碘化鈉、碘化亞銅、碘酸鉀、高碘酸鈉、氫碘酸的價格均與碘化鉀相似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2011年隨著精碘價格的暴漲,同樣也導致碘化物的成本激增,碘化物價格雖然上調,但利潤空間也大幅下降。面對這一局面,積極開拓其他碘化物市場,不但有利于公司業務品種的完善,增加盈利點,也有助提高公司抵御風險的能力。

    此外人民幣升值,也使碘及碘化物的輸出國改變對華輸出策略。由之前的低價傾銷轉向限制對華的相關供應,從而保護其自身利益。面對這樣的國際大環境,國內碘化物市場也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在线咨询